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美容医学》 > 2008年第10期
编号:11706376
滋阴活血法治疗黄褐斑古今文献探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8年10月1日 《中国美容医学》 2008年第10期
     2.3.2 无瘀不成斑:《难经·二十四难》[1]曰:“脉不通则血不流,血不流则色泽去,故面黑如黧,此血先死。”明·《普济方》[25]曰:“面上黯,此由凝血在脏”。瘀血乃污秽之血,其色紫黑而不鲜,若上蓄于颜面,面色必黧黑而不泽。《诸病源候论》[26]对病因病机进一步论述:面黑皯者,或脏腑有痰饮,或皮肤受风邪,皆令气血不调,致生黑皯。又曰:五脏六腑十二经血,皆上于面,夫血之行俱荣表里,人或痰饮渍脏,或腠理受风,致血气不和,或涩或浊,不能荣于皮肤,故生黑皯。明确指出本病与气血不调,瘀血导致皮肤不荣有关。

    血瘀既久,积而化热,灼伤真阴,反致肾阴亏损。造成恶性循环。

    《备急千金要方》[27]:“女子嗜欲多于丈夫,感病倍于男子,加以慈恋爱憎,嫉妒忧患,染着坚牢,情不自抑。”肝以血为本,以气为用,主调节脏腑经络的气血运行,若情志抑郁或过度忧愁,肝郁气滞,气滞则血瘀,气血瘀阻,运行不畅,凝滞于面而发斑;肝郁日久,耗伤阴血,肝血不足,血海空虚,不能上荣于面亦发斑。

    3治疗黄褐斑宜滋阴活血

    中医学认为黄褐斑虽然发于面部,但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。诊治疾病时应遵循《灵枢·外揣》[28]所言:司外揣内,司内揣外。元·朱丹溪《丹溪心法·能合脉色可以万全》[29]也提出:“欲知其内者,当以观乎外,诊于外者,有诸内者,必形诸外,苟不相参,而断其病邪之逆顺,不可得也。”治疗应注重内治,注重调整脏腑气血功能。故《圣济总录》[30]中曰:驻颜色,当以益气血为先,倘不如此,徒区区于面膏染髭之术,去道远矣。

    黄褐斑多发于妊娠后中青年女性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6134 字符